/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持牌机构发展迅速 消费金融前景向好

持牌机构发展迅速 消费金融前景向好

发布时间:2016-12-22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山西晚报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办2016中国消费金融论坛,论坛发布《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并分析了国内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记者获悉,目前定位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不少,但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正规军”不多,从报告披露的情况看,无论是从业务开展还是合规进程上看,持牌机构的发展都更为迅速。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也将进一步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

瞄准中低收入年轻群体

在此次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中,增加了消费信贷客户分析,并首次尝试对消费信贷商的受监管程度、贷前和贷后监督举措等方面进行考量。调查样本广泛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的240个城市共35家各类消费信贷商,包括各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P2P企业、商业银行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客户样本总数1122份。

研究表明,目前的消费信贷客户主要以中低收入的年轻群体为主,超过60%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一半以上的消费信贷被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在选择消费信贷商时,客户会看重业务流程的透明公开度、线下业务网络覆盖程度和受监管程度。相较于贷款成本,半数以上客户更关注消费信贷的资质要求和审批难易程度。

根据报告,目前市场上消费信贷产品还款期限主要集中在6个月到24个月期间,而消费信贷商加强在限期内取消贷款机制、延期还款、客户服务和消费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投入,能有效防止客户的冲动消费、降低风险并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在普惠度、安全负责任和客户体验等三个维度的消费信贷商评估排名中,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等依法纳入监管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整体上名列前茅,综合优势明显,以领跑之势带动消费信贷行业发展。

报告显示,依法纳入监管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整体表现最佳,商业银行次之,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快速发展也值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入市场较早,在严格监管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并重视建设自身的风控系统以及优化产品设计和客户体验,整体实力突出。

关注风控打造普惠金融

报告显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其专业性和正规性(纳入监管)使得他们能够专注地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更具有特征的消费金融产品,并且具备较为安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控制体系。

以捷信消费金融为例,作为国内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和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标杆,捷信连续两年在各项评估中名列前茅,其长期坚持普惠金融理念和负责任的借贷,在国内建有全国性的业务网络和客户服务网络,其客户中有70%是缺乏征信记录的首次借款人。据悉,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的“15 天犹豫期”服务,允许客户在贷款后15 天内无理由申请提前还款并偿还全部本金,而不收取任何利息和费用,其“犹豫期”模式能有效避免客户的非理性借款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降低消费信贷商的风险。截至今年10月份,该公司在山西省的业务已拓展至省内11个城市,合作商户近2000家,设立的贷款服务点超过2700个,业务团队超1200人,从今年4月份到10月份,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300%。

纳入此次消费信贷市场调查的,同时包含了山西本土的消费金融公司——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在35个样本中,晋商消费金融公司的普惠值位居14位,尽管运行不到半年时间,这家公司同样建立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模型。

众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银行系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认为,消费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服务消费为方向,以合规、安全、负责任为准则,以更多元化的经营、更细致的体验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国经济当前遭遇“雾霾”之时,消费毫无疑问是一大热点。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介绍,今年前9个月,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拉动点是消费,消费的增长占前9个月GDP增长的70%以上,据测算,消费总额大概占到GDP的46%,但增速很快,对于GDP的拉动占71%,消费已明显成为拉动经济的一大亮点。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毛宛苑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的实践充分表明了消费金融试点的推行有利于践行普惠金融理念,2016年前三季度,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累计发放消费贷款1127.59亿元,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1568万人,其中5000元以下的贷款笔数是整个贷款笔数60%。

不过,在迎合消费升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消费信贷,目前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居民消费信贷在全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中仅占20%,除去住房按揭贷款后,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比重不到5%,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30%左右的平均水平。

“消费金融尚未完全发力。”李稻葵一语中的,在其看来,消费市场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此外,金融行业已经占GDP的10%,是整个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个部门,而消费和金融这两大热点的叠加,势必是未来的一大热点。李稻葵建议,政府部门应在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社会事件的底线上,“让子弹飞”。“创新来自于基层,创新来自于企业和年轻人,让消费金融创新公司多走一段时间,才能让消费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李稻葵认为。